第39章:霉神附体【求追读】_娱乐圈的吃瓜影帝
笔趣阁 > 娱乐圈的吃瓜影帝 > 第39章:霉神附体【求追读】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39章:霉神附体【求追读】

  老话说得好:“计划赶不上变化”!

  江哲今晚算是彻底体会到这句话了。

  本来他还想着年底冲击一下商演业绩来着,可是谁成想意外接了部戏。

  而当他想静下心来揣摩剧本的时候,一个意外的消息却让江哲又坐不住了。

  次日上午,刚拿到剧本的江哲屁股还没坐热呢,便立刻又出门去了。

  ……

  “耗子,出了这么大的事情你都不跟我说一声,也太不拿我当回事儿了吧!”

  城东,堂子胡同大杂院。

  只见江哲一进门就毫不客气的嚷嚷着,一点也没拿自己当外人。

  说来如果不是听黄博说起,江哲都不知道宁皓的新片竟然快要黄了。

  不对,严格来说,他都不知道宁皓的新片已经开拍了。

  毕竟这一年多他忙得连课都没上几天,实在没有休闲消遣的时间。

  见此情形,一旁的邢娜反而笑着给江哲上了杯茶。

  倒是宁皓有些尴尬,随即才无奈的长叹道:

  “也是我点背,不关你的事儿,你别瞎操心!”

  “哦?说来听听,也让我开心开心!”

  说着江哲便一脸兴致勃勃的看着宁皓,随手就拿起桌上的瓜子就开吃。

  那副看乐子的做派简直不要太嚣张,直接就把宁皓给气笑了!

  只是他也知道江哲就是个乐子人,没救的那种。

  因此在无语的瞪了江哲几眼之后,他还是有些郁闷的吐槽起来。

  “唉~我也不知道是得罪了哪路神仙,这回我是真服了!”

  “……他妈的,实在太邪门了!”

  ……

  话说去年一年不止是江哲的事业在高速发展着,宁皓其实也不差。

  在给江哲拍完了mv后,凑够钱的宁皓便又鼓捣起了电影,拍了一部《香火》。

  虽然依旧是草台班子,宁皓不得不一个人既当编剧、又当导演、还兼任摄影。

  但是这部成本仅仅四万块的文艺片,却给了宁皓巨大的回报。

  这部廉价之极的文艺片,不仅入选了瑞士洛迦诺电影节,还在东京filmex电影节获最佳电影奖,在香江国际电影节获“亚洲数码竞赛”金奖。

  可以说仅仅是电影节的奖金收入,就已经让宁皓赚了一笔了。

  不过对于宁皓来说,这部电影最大的意义却不是金钱上的收益。

  而是他终于拿到了进入电影圈的门票。

  有了国际电影节的背书,至少宁皓再和圈内人打交道时不再会被视为一個广告导演了。

  毕竟电影人的身份不是自称的,也需要别人承认。

  也正是因为这一点,宁皓才从一位想要进入影视行业的工厂主手中拉来了140万投资。

  《绿草地》这个项目方才终于得以开拍!

  对了,那个时候江哲还在《萍踪侠影》剧组和范兵兵鬼混呢!

  不过话又说回来,《绿草地》拍摄过程说不上是历经波折,但绝对称得上是命途多舛!

  首先开机没几天,剧组就发生了车祸。

  当时宁皓还在片场找光线呢,另一边载着演员的车就不慎开翻到了深沟里了。

  一个孩子胯骨骨折,头上缝了6针;一个女演员锁骨骨折。

  这让宁皓不得不暂停拍摄,一边送演员去医院,一边临时找演员顶上。

  而那天正好是宁皓的27岁生日!

  当晚在医院他就想着,这个生日过得实在是槽糕透了。

  只是宁皓没有想到,槽糕的事情还在后面呢!

  因为电影是在中蒙边境取景,没有一点信号,沟通完全是靠喊。

  宁皓不得不也买了一台卫星电话,但是需要支天线才能使用。

  于是每每到拍摄远景的时候,常常会看到一个搞笑的场景:

  导演先得小心翼翼的在一根十五六米长的竹竿上绑好天线,然后一群人举着那杆子到处找信号,宁皓则拿着卫星电话跟着竹竿跑。

  不过即便如此,后面也依旧出了岔子。

  半个月前在内蒙的拍摄过程中,道具师在距离驻地200公里的地方都支起了蒙古包了。

  可因为天气原因宁皓临时决定调整拍摄计划,先拍后面的戏份。

  当然,对于剧组来说临时调整计划也很正常。

  但尴尬的是由于沟通不畅,剧组居然落下了这名道具师——大家都以为别人通知过了。

  于是面对方圆几十里的绿草地,那位可怜的道具师只能靠几包方便面维持体力,靠路过的羊倌递上的水活着。

  七八天后,当宁皓带着剧组一脸惭愧的找到道具师时。

  这位眼神都有些呆滞的哥们直接就崩溃了:

  “导演,我想回家!”

  面对如此情形,宁皓没好意思再说什么,连夜就送人上路了。

  当然,通讯不便也就算了,最多麻烦一点。

  但草原昼夜温差大就很折磨人了。

  更别说为了省钱宁皓买的还是那种最薄的帆布蒙古包。

  故此即便是夏天,但一到晚上剧组上下依旧被冻得直哆嗦。

  于是为了祛寒,宁皓不得不跟边境周围的牧民学习起了烧牛粪取暖。

  也就是把牛粪放在铁桶里,然后挂在蒙古包帐篷的顶上。

  还别说,这样的法子虽然不好闻,但效果却挺好的。

  只是谁成想便宜货就是便宜货,半夜的时候宁皓的蒙古包竟然就被点着了。

  如果不是宁皓满腹心事睡得比较轻,估计就得当场壮烈了!

  而在如此连绵不断的霉运,让剧组不少工作人员都有些害怕。

  电影还没拍完呢,剧组的人就开始一个接一个的跑路了。

  没办法,环境恶劣、钱又少、还有各种意外,也怪不得别人离开。

  毕竟大家出来工作只是为了赚钱,又不是为了玩儿命!

  可是即便如此,宁皓依旧坚持了下来。

  人手不足,他就取消场记、请当地的小学老师做副导演。

  技术人员不够,他就开始身兼多职,既当司机又做制片主任,顺便还干着场务的活儿。

  在他的带动下,《绿草地》剧组倒也勉强支撑了下来。

  只是前面这些困难宁皓都能克服,但现在这桩他却实在撑不下去了。

  因为就在昨天宁皓就接到电话,他好不容易拉来的140万投资忽然被砍到了50万。

  如果不是那50万已经花了,估计投资人能一起要回去!

  如此一来,电影自然是没办法继续拍下去了。

  其实宁皓这次匆匆忙忙的赶回来就为了筹钱的。

  他已经准备拿自己用来买房的12万填进去了。

  只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,江哲直接就从老马手中接过一个黑色塑料袋扔桌上了。

  “这点钱你先拿着,不够我再接几个商演!”

  说罢,江哲便有些无奈的瞪了宁皓一眼抱怨道:

  “你要是早跟我说,拍电影的钱我就是全拿了也没什么。”

  “现在倒好,全扔在房子上面了!”

  要知道江哲已经好几个月没接商演了,如果不是有《萍踪侠影》和《神探狄仁杰》的片酬撑着,他这回还真未必能拿的出多少钱!

  说罢,不等宁皓拒绝江哲便直接拍拍屁股走人了。

  ……

  回去的路上,老马沉默了半晌终究还是忍不住好奇的问道:

  “老板,你就不怕这三十万没了?文艺片可不赚钱!”

  可不想江哲闻言毫不在意,反而随意一笑道:

  “没关系,反正我投资的也不是电影!”

  见他这么一说,老马顿时愈发好奇了。

  一时间八卦的瘾头立刻就被勾了上来,那叫一个坐立难安,车子转弯都忘记了打灯。

  于是为了自家小命着想,江哲索性直接开口道:

  “老马,我记得到目前为止咱们都没有收到过一次电影剧本吧?”

  马成功虽然不知道江哲为什么忽然提起此事,但还是点了点头。

  “这段时间咱们的商演邀请最多,采访邀约也不少。”

  “对了,还有些电视剧邀约,不过都是些配角,剧本也很一般。”

  “至于电影的拍摄邀约目前还真没有收到过一次!”

  闻听此言,江哲顿时无奈的叹了口气。

  这就是他为什么愿意在宁皓身上砸钱的原因。

  虽然江哲进入娱乐圈的时间并不长,但早已不是一年前那个懵懂的群演了。

  尤其是在考进北电之后,江哲渐渐了解到了很多以前从未接触过的信息。

  比如影视圈虽然看似开放,但实际上其内部却相当封建的。

  而在影视圈里面,尤其要属电影圈格外的封闭!

  从九十年代开启香江与内地合拍开始,这十几年里电影圈实际就是港圈和京圈的领地。

  因为当时华语影视圈的主流电影资源,基本上都在这群人手上。

  他们的喜好,一度就是华语电影圈的喜好。

  虽然在电影院依旧可以看见不少国营电影厂任务电影的身影,但两者影响却天差地别。

  后来随着张一谋的势头越来越盛,倒是让西北圈在华语电影有了一席之地。

  不过即便如此,电影圈的大门依旧十分封闭。

  而这也是吴晶和胡君当初为什么要闯荡港圈的原因!

  没办法,和西北圈搭不上关系,京圈又看不上他们,再不转战港圈就真没电影拍了。

  当然,以他们的人脉如果真想要混进京圈也不是不可以。

  可问题在于这年头电影产量太低了,一年到头也没几部电影立项。

  所以即便胡君等人留在京圈,充其量也只是个外围,想要演主角还不知道要哪年!

  江哲也正是明白了这一点,才想试试看能不能找到第三个选择。

  毕竟无论是给京圈当狗,还是给港圈当狗,都不是江哲想要的。

  看着窗外来来往往的行人,只见江哲眼神复杂道:

  “只有新生力量,才会带来新的变化、新的可能……我才会有第三种选择!”

  “这个圈子太封闭了,华语电影需要一股新鲜空气!”

  此言一出,老马顿时默然。

  不得不说,江哲想法确实也有点道理,但有一点老马想不通。

  “老板,伱就那么相信宁皓吗?他好像没什么拿得出手的作品吧?”

  但这一回,江哲却只是轻轻笑了笑,没有再解释什么。

  毕竟能把mv拍摄的超越系统原版的,在江哲看来就是最好的证明。

  这样的优质潜力股不提前投资,难道要等别人起飞了再打交道吗?

  ……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9bige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9bige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